news
新闻中心
首页-新闻中心-行业动态

药食同源:全球风口下的中国市场发展新趋势

2025-11-14

在健康消费升级与 “健康中国” 战略的双重驱动下,药食同源这一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需求的赛道,正成为全球大健康产业的新增长极。中国作为药食同源理念的发源地,凭借政策支持、消费扩容与技术创新,已形成千亿级市场规模,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引领产业发展方向。

一、全球市场:稳步增长,中国成核心引擎

全球药食同源市场正呈现稳健增长态势,东方养生理念与现代健康需求的碰撞催生广阔空间。

市场规模持续扩容:2023 年全球药食同源产品市场规模约 67 亿元人民币,预计 2030 年将达 91 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 4.5%。欧美、东南亚等地区成为重要增长区域,对天然健康产品的需求持续攀升。

中国主导产业话语权:中国凭借丰富的食材资源、成熟的应用传统和完整的产业链,成为全球药食同源产业的核心供应地与消费市场,本土企业的技术输出与产品创新正影响全球市场格局。

需求聚焦功能化:全球消费者对药食同源产品的需求从单一滋补向精准功能转变,改善睡眠、增强免疫、肠胃调理等细分场景产品备受青睐,推动产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。

二、中国市场:政策 + 消费 + 企业三重驱动,迈入黄金发展期

中国药食同源市场已形成政策护航、消费拉动、企业竞逐的良性生态,规模与创新力同步提升。

1.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,产业发展有章可循

国家层面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,为产业发展筑牢基础。国家卫健委、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多次扩容食药物质目录,2023-2024 年先后将西洋参、黄芪、地黄等 13 种物质纳入,使目录总数增至 106 种。《“十四五” 中医药发展规划》明确提出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,丰富药食同源产品供给,地方也纷纷出台配套政策支持产业落地。政策的持续发力,既规范了市场秩序,也为企业研发生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。

2. 消费需求全面升级,市场潜力加速释放

健康意识的普及让药食同源产品成为全民刚需,消费群体与场景不断拓展。2023 年中国药食同源行业市场规模已达 3763 亿元,且保持持续增长态势。消费端呈现三大特征:一是群体多元化,男性消费者占比达 56.1%,35 岁以下年轻群体消费占比提升 4.2 个百分点,打破 “养生是中老年人专属” 的认知;二是需求日常化,95 后成为中式滋补品消费主力,枸杞、黄芪等食材融入日常饮食;三是偏好便捷化,即食、即饮类产品受到市场热捧,适配快节奏生活场景。

3. 企业跨界布局,产品创新引领潮流

传统药企、食品巨头与新消费品牌纷纷入局,推动产品形态与技术应用全面升级。康美华大、贵州百灵等企业融合古法配方与现代发酵技术,推出红参黄芪枸杞饮品、人参酸枣仁助眠饮品等创新产品;膳元格、九珍天成等品牌聚焦细分场景,打造健脾养胃、补气养血等功能性产品;滋时等品牌则将药食同源食材与甜品结合,兼顾健康与口感。技术上,小分子肽提取、益生菌发酵等工艺提升了营养吸收率,“0 添加”“道地选材” 成为品质竞争的核心卖点。

三、未来趋势:四大方向定义产业新蓝图

1. 目录动态扩容,产业边界持续拓宽

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,更多中药材将通过安全性评价纳入食药物质目录,为产品研发提供更多原料选择,推动产业向多元化、规模化发展。

2. 科技赋能升级,创新迭代加速

生物提取、微胶囊包埋等技术将进一步普及,产品将向高纯度、易吸收、口感佳方向升级,功能性更强、针对性更准的细分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。

3. 全球化布局提速,文化输出与市场拓展并行

中国药食同源产品将借助跨境电商、国际合作等渠道,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,同时推动中医养生文化的全球传播,形成 “产品 + 文化” 的出海新模式。

4. 标准化体系完善,品牌集中度提升

行业将逐步建立从原料种植、生产加工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标准,龙头企业凭借技术、渠道与品牌优势,将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,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高。

药食同源产业正迎来政策、市场、技术共振的黄金发展期,既是传统养生文化的现代复兴,也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增长引擎。对于企业而言,把握政策导向、聚焦消费需求、坚持技术创新,将成为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。


上一篇:暂无信息

下一篇:复合配料包装标签常见问题答疑